“留抵退税政策落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短期的资金压力,生产经营仍保持正常运转。”广东南光影视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先生说。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重头戏”。4月起,增值税大规模留抵退税新政实施,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注入强力支撑。在汕头,众多中小微企业成为新政落地的受益主体,那么,这些企业对留抵退税政策落地有何看法?
退税助力生产经营出实效
广东南光影视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影视器材、照相机附件研发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及地区、国内一二线大城市。由于疫情期间运输费用升高、运输渠道暂停,延期收货延期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交付款、融资款也延迟到位,加上车间厂房扩建,该公司一度出现现金流紧张的情况。
“这笔469万元的留抵退税款一下子帮我们解决了原材料货款的支付难题,现在订单如期交付不成问题,生产车间建设也有序进行,照着这个势头,预计今年年销售额能争取增长20%。”该公司总经理林先生看着忙碌施工的新车间,眼里满是憧憬。
在汕头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高速精密自动化生产线马不停蹄地运作,智能仓、全自动智能分拣、分包视觉智能生产线配合默契。
智能化生产的背后离不开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该公司近两年先后引进全自动注塑机、智能仓等设备超过1.3亿元,目前一年能生产积木零件超过100亿颗,已拥有10.8万个积木零件品种。
“4月份1083万元的退税款到账,使得我们的资金筹划更加灵活,5月份还能再享受超过600万元的存量留抵退税款。我们将这笔退税款用于高精密注塑机的投入,开发新模具,研发更多拼插式积木件种类,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高德斯精密负责人杜克孝表示。
为出口企业出口退税“锦上添花”
广东皇儿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母婴玩具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的国外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七成,近几年,该公司购置了注塑机等多台加工设备,享受免抵退税之外,账面上仍累积了不少留抵税额,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日常经营资金,提高了融资成本。
澄海税务组建了留抵退税专班,结合辖区内企业实际,通过“税收大数据+走访调研”,甄别出既有出口退税资格又有留抵退税的“双退税”出口企业,推行“精准提醒+精细辅导”,力求最大限度发挥税惠叠加效应。
“今年除了享受246万元的出口退税,账上累积422万元的期末增量留抵也同步享受了退税,叠加的政策红利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谢纵生说。
同样尝到“双退税”甜头的还有实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进军潮品市场的实丰文化通过联合全球经典、潮流IP,孵化出“萌龙学堂”“洛克星球”等面向6岁到35岁年龄受众的潮玩品牌。在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下,该公司也面临原材料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海运市场运力紧缺等困难,只能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升级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力,确保如期交付订单产品。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吴宏表示,免抵退税是按月申请办理,而增量留抵退税可以结合公司运营实际来选择享受,这次申请的880万元退税款就非常及时,公司将用于厂区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产能。
“案头+数据+调研”力促退税高效便捷
广东德信模钢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塑胶模架和模具配件研发生产企业,是奥飞动漫、星辉车模等知名企业的模架配套供应商,属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对德信模钢来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并非首次。
2019年,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出台后,德信模钢已经先后两次取得留抵退税款合计611万元,补充用于新厂房建设和设备投入,2022年1-4月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
作为延续享受留抵退税的企业,“高效便捷”成了该公司办税员朱钰鸿提及的退税体验关键词。“电子税务局在完成申报后会弹窗提醒,弹出的表格大部分数据都是预填好的,我只需要在核对信息后就能完成流程,线下一次都不用跑,太方便了!”朱钰鸿说。
而第一次办理留抵退税的汕头市聚尼婴童用品有限公司也有同感。“微型企业可以在4月份一次性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退税申请后,第二天就收到了5.7万元的退税款。”企业法人林女士认为,这几万元可以缓解资金压力,用于采购新货源,开拓市场。
除了做好纳税人端的宣讲辅导,汕头税务通过“案头+数据+调研”的信息核查模式,在事前帮助企业充分研判退税风险,在事后开展“一户一档”复核工作,确保准确高效办理退税业务。
【记者】张伟炜
【通讯员】陈霖烁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张伟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