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国工程”搬上戏剧舞台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日期:2023-03-30 13:10 浏览: 103

  昨日,山东省京剧院重点艺术创作项目《大运河》建组,并举行发布会。据了解,省京剧院从2017年开始酝酿 《大运河》主题艺术创作,聚集了国内顶级创作人员。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聚焦中华民族脐带河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同时,这一“大国工程”也是首次搬上戏剧舞台。据悉,新编大型历史京剧《大运河》已进入排练阶段,预计将于八月公演。记者 焦腾

剧组主创人员采风(剧组供图)

聚焦中华民族脐带河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河道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历经千年不断持续修建而成。

2017年,山东省京剧院开始酝酿《大运河》主题的艺术创作,剧作家刘桂成历时一年多打磨剧本,五易其稿。据介绍,该剧主要讲述从元初至明中,因泰山根脉抬升,大运河中断八十余年。明成祖朱棣认为大运河关乎京畿安全和民生福祉,决心重开运河。工部尚书宋礼临危受命,化装寻访三代喋血运河的当地水利行家白鹰,栉风沐雨,断骨堪山,终将运河复航。

“明成祖朱棣‘引汶济运’,建成‘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使中断80年的大运河又复活了500年,造就了‘永乐’‘康乾’明清两朝盛世。大运河贯通南北,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大命脉。如果说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脐带河,它的脐眼恰是‘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山东省京剧院总支书记、院长刘敏说。

顶级配置打造《大运河》

新编大型历史京剧《大运河》聚焦古代大工程,同时也召集业内顶级的创作人员共同打造。据了解,该剧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周龙担任导演,其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音乐戏剧奖(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等;由多次荣获国家戏剧大奖的剧作家刘桂成担任编剧;音乐唱腔设计尹晓东、陈建忠曾多次获中国艺术节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灯光设计蒙秦多次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主创人员均为《大运河》的二度创作提供保证。

“全剧主要集中表现贤臣宋礼、运河儿女白鹰、白莲、常泰等人物在修河筑坝过程中不仅要与阻碍治水的恶势力作斗争,更要排除自然界的天然困阻,“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导演周龙介绍。

剧中,宋礼一角由武生刘建杰扮演、白鹰则由裘派花脸张国辉扮演,其中,刘建杰曾凭借《瑞蚨祥》一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运河》一剧中,行当齐全、流派纷呈,辅以荡气回肠的“唱、念”声腔音乐、动律鲜明的“做、打”功法技巧,将戏曲特点与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我们依据历史改编,主角有历史原型。采风过程中,看到了宋礼祠堂。宋礼在前期的三年内,无法让南水北送,无功而返。后在白鹰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刘建杰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白家四代人喋血运河,功成后,宋礼拒封,葬白鹰于大运河畔。剧中人物“白鹰”,历史名称为“白英”。剧组主创人员经过商议后将名字进行修改,在名称上塑造出更加立体、符合人物性格、事迹的名字。单从细节即可见创作用心。

尊本守格、吐故纳新

《大运河》导演周龙介绍,京剧《大运河》一剧的创作,本着“尊戏曲之本真,守京剧之正道,乘艺术之新风”的原则,既追求尊本守格,也吐故纳新。在尊重其艺术规律、甚解其美学原则、遵循其创作法则的基础上,做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

周龙表示:“纯正的京剧声腔板式抒情达意,让人物更加生动鲜活;精致的做打功法渲染情绪,让戏更加精彩好看。舞台景置、灯光要表现出大运河的壮观宏伟和筑坝修堤场面情境,更要呈现出具有京剧美学精神的意象之美,凸显时空虚拟、自由转换、景随人移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法则。通过锣鼓音乐、灯光声效等手段语汇,强化和烘托舞台气氛、转换景置,力图舞台上下各个要素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统一的调性风格。”

不得不提的还有,该剧不仅摆脱了写忠臣贤相必写宫廷内斗套路,成功塑造了一个御赐“笨人”的工部尚书形象,不屑权奸陷害、埋首工程。同时,剧中呈现的这一“大国工程”也是首次通过戏剧舞台展示,令人期待满满。

来源: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