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台索尼相机意味着您选择了一个平衡的综合媒体,但是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索尼的微单,这是因为索尼已经把重心放在了单电、微单上,微单与单反相比,便携性和体积都有缩小,但是就索尼的品牌和地位,目前同样还是很难得找得到对手的,所谓微单,微单也是无反相机的一种类型,当然了手机的摄像系统也属于无反系列,无反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通过电子取景器EVF取景,当然,无反和单反差别除了无反去除反光板的构造外,无反既然使用了电子取景器,当然会更加的耗电,不过优点是成倍增加了快门的寿命次数,就拿索尼的a7 Mark.II来说,快门寿命高达40万次,当然除此以外,索尼微单相机的功能性和媒体拓展性是值得让人佩服的,首先感谢您加入索尼。
目前索尼所拓展开发的无反机型是a系列机型,主要的画幅类型也只分为两块:1、全画幅135mm;2、APS-C半画幅,这其中全画幅分为a7以及a9两条线路,半画幅则分为a5000以及a6000系列,更有意思的是目前看来a7系列又分为a7s高感视频机系列和a7r旗舰微单记系列,所以说当你跨入微单,就注定是拿了一部多媒体相机,即拍照、摄像为一体的无反相机,而半画幅的机器则主打日常的分享和入门体验,例如a5000/a6000系列,多以对焦为噱头宣传,满足的料爱好者的口味。当然了,a7/a7s/a7r已经更新到Mark.III了,也是目前最新的索尼无反相机了,a9更是尖端产物,是专业发烧友的梦想。
让我们先来说说索尼的全画幅无反相机吧,首先全画幅无反相机它的成像画质一定是优于半画幅无反相机成像画质的,当然经过数代的变革,到如今的a7 Mark.III系列再到a9系列,当初几年前居高不下的a7 Mark.I单机如今也就6000左右,甚至只比a6000系列的套机贵几百块,入门的门槛看似相对非常低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索尼自身是融合了美能达的产业链,所以发展时代肯定要弱于尼康、佳能,据说尼康是二战产业了,自然索尼的生态系统包括镜头、兼容都是跟不上的,于是索尼收购了美能达之后,发展了自己标准,那时候摆明单反市场没有菜,于是拥有黑科技的索尼创造了新的多媒体产物-无反,将传统的反光板去掉,取景器使用电子屏显示(EVF)来替代光学取景器(OVF),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设置参数的时候,EVF取景器能够直接看到调整了光圈、快门、感光、风格等等的效果,相当于实时预览,当你按下快门的时候,看到的图片是什么样子,得到的图片就是什么样子,而OVF是光学取景器,即通过图像传递到反光板,再由反光板反射到五棱镜中的图像,调整的光圈、快门、感光、风格等等是不可预览的,EVF相当于电子屏一样,OVF相当于望远镜一样,但是有利就有弊,EVF既然使用了电子屏能够准确的得到图片,但是耗电增加是必然的,出门带两三块电池是必要的了,OVF要曝光准确,还必须的依靠相机测光表,而EVF呢,测光表也就感觉是个鸡肋辅助工具了;接着是对焦速度和连拍速度了,我们刚才讲过,既然去除了反光镜,那么增加了快门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焦速度和连拍速度,首先,索尼的微单对焦有些不一样,它是以所呈现出来画面的曝光度EV来确定焦点,就算是在漆黑的夜晚,你也可以先调整好光圈、快门、感光,然后记住这个感光值,把感光开到102400,画面就变得特别亮了,然后对焦就会成功,成功之后再把自动对焦改AF成手动对焦MF,调回之前的感光值,对焦成功,出片成功,而单反的对焦方式则不同了,因为单反相机看到的是实景,所以如果你对焦的物体是单纯的纯色或者很暗的位置,估计怎么对焦都没办法,最后还是得靠经验靠眼睛使用手动对焦MF,又或者说打一盏手电筒的光过去对焦才会成功,这是微单对焦的技巧,接下来就是连拍速度了,既然是多媒体相机了,虽然摄像功能确实很烧CMOS的寿命,不过没办法,必须的承认的是它真的够你录像而且真的录的很好,毕竟索尼这个品牌就是数码影音品牌,能有好的录像功能,连拍速度必定很好,虽然我们的说索尼宣传上的确很坑爹的,他所宣传的高速连拍是指要开到1/8000的快门速度和感光标准的100,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所产生的每秒连拍张数是它的最高连拍速度,而尼康和佳能在这个宣传上面完全太老实太古板,是按照机器最兼容的最好的CF/SD卡的记录速度来记录连拍张数;所以整体来说,性价比挺好,但不算很高,当然它真的就这么传神吗?那不一定,在色彩方面还有很多要前进的道路,另外起步较晚,所以镜头群也比较少,当然可以用转接头安装其他厂商的镜头,如佳能、尼康等等,但是毕竟兼容性问题在那里,用第三方镜头自动对焦跑焦、对焦速度变慢是正常的,索尼的镜头分为原厂(原厂镜头、G镜头、GM镜头)和与第三方合作(Zeiss卡尔蔡司),现在索尼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成本,大力发展GM镜头,因为G镜头是美能达的技术基础,这样做不经能够节约成本,还能更加兼容自身的机器,卡尔蔡司固然好,但是毕竟是合作关系,玩家的资金消耗的多,自身的投资资金也会消耗很多,所以在这种基础上,产生了GM大师系列镜头,平均售价也是1.5万一枚了。
接着我们简单了解一下APS-C的索尼半画幅无反相机a5000/a6000系列吧,a6000系列主要宣传的是对焦系统,所谓的4D对焦不过是个噱头,目前系列下机型拥有:a6000、a6100、a6300、a6500,对于喜爱便携手头紧的人来说,或者对于女生来说,a6000系列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了,其发展的对焦系统虽然比不上全画幅,但一定是最有诚意的,a5000系列目前拥有:a5000、a5100这么两款,这两款都有个共同之处:翻转屏,即可自拍,而a6000系列则不行,不过性能相对算是很薄弱的了,不得不说,a5000/a6000系列一定是最有发展纪念意义的,因为他们是索尼曾经的Nex(奶昔)系列所诞生的新物种,正是因为又了Nex拿下的客户群,才有了索尼今天的全画幅客户群体。
*注:索尼微单a系列官方缩写是ICEL-xxx,但凡购买的是ICEL那就是水货机,a是国行机的叫法。
那么今天,我们就以a9机型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索尼无反相机吧
当然,我所列出的部分功能有可能在您的索尼无反相机上是找不到的,这是因为我拿的是功能相对较为完善的a9进行举例,上述图片当中一定会存在您找不到的按钮,这是因为机型的差异,不过综合来说,a9的按钮囊括了索尼无反相机所有的按钮,您都可以在这些图片当中找到您不明白或者不太理解的图标进行相应的理解。特别是操作菜单界面,基本是一致的。
画幅介绍
什么是画幅,他决定着什么
所谓画幅,可以代表着cmos/ccd的尺寸,是直接决定机器心脏的部件规格,我们所使用的索尼a7/a7s/a7r/a9系列,都是传统意义上的135mm相机,即全画幅相机,而a5000/a6000系列的是APS-C画幅,而CCD/CMOS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可想而知,手机的cmos感光元件尺寸就很小,所以无论如何手机所保留的信息是无法战胜全画幅相机的,那是不是全幅画就是最好的画幅了呢?当然不是,全画幅往上走还有中画幅和大画幅呢,当然价格也是不菲,我们这里先着重讨论大众级消费的相机。
什么是CMOS,什么是CCD,他决定着什么
这里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说过。感光元件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所保留的细节就越多,所造成的噪点就很小,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很多爱好者问《为什么高像素的相机拍出来的噪点比低像素的噪点要呢?》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需要认识一点:高像素意味着高密度,在同等尺寸条件下,展现的细节和噪点就越多,控制感光的能力相对低像素会较差。打个比方,同样是1um x 1um的尺寸元件,这就注定意味着,高像素噪点的形成一定比低像素形成的噪点更多,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心酸呢?同样付出的代价还有感光度的下降,因为噪点和感光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像素越高的相机在同等尺寸和同等型号下的CMOS/CCD会形成不同的画质,牺牲和换来的也就不同,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佳能的a7s系列/a7r系列了,a7s系列虽然以视频宣传为噱头,但是高感真心强大,a7r系列则以高像素高分辨搭配高素质镜头为主。
为什么镜头使用毫米mm做单位呢
首先我们前面讲述了CMOS/CCD是相机的心脏,那么镜头就是眼睛,而这里的mm,比如50mm镜头,代表的是镜头的焦距。
焦距就是透镜是中心到焦点的距离而这个点的距离到CMOS/CCD传感器的距离是50mm,所以这个不难理解,1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而画幅越大,焦距就越大,画幅越小,焦距就越小。也许50mm是全画幅相机的标准镜头,但是放在APS-C画幅上面,就要按照厂商的倍数缩短1.3x ~ 1.6x的倍数才是其标准的镜头mm值。
焦平面的概念
首先我们可以理解一幅作品,分为前景、主体、背景,如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图有三张图片,中间的我们称之为焦点,也就是最清晰的一面,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前景和背景,他们距离焦点的远近决定了前景和背景的模糊关系,前景和焦点越远,前景越模糊,相反,前景越靠近焦点即主体,越清晰,同样的道理,背景距离主体越近,越清晰,距离背景越远,越模糊。我们一般可以半按对焦之后调整构图或者把焦点选择好之后半按对焦,然后全按快门键释放快门得到作品。
相机的成像原理
相机是通过镜头进行成像的,但是核心还是CMOS/CCD,相机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得到的实际上是一副黑白灰的单色照片,但是因为CMOS/CCD拥有着无数个红绿蓝通道信号,什么是红绿蓝通道信号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讲述的是CMOS的构造
我们看到因为CMOS/CCD上面有了拜耳滤镜,是著名的公司柯达一位名叫拜耳的童鞋研究出来的,正因为有了他的发明,相机所以才会得到彩色的照片,因为我们经常听说RGB,所谓RGB就是英文Red/Green/Blue的简称,我们称红绿蓝三原色即RGB是光的三原色,记住咯!我们可以看到拜耳滤镜分布一块当中,即2 x 2的阵列当中,蓝色和红色是2个,绿色是4个,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眼睛对绿的东西更加敏感,相对来说,人眼对红色和蓝色相对更模糊一些,有的老师又要问了,不是红色更加敏感吗?其实不是的,那是因为红色的明度更低,这个在我们进阶篇的色彩原理会讲解到,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所以其实数码修饰当中,我们可以在Photoshop当中得到更多的绿色通道信息,方便我们进行后期。
实际上这些按钮看上去相对复杂,但是我们不必刻意去记住,如果您真的想学好单反,那么我们可能真的用不到Av/S档位,甚至还有P/A+档位,说实话,这些档位算是半个自动档,虽然相机处理数据的精准度强,出片的色调效果说实话没准儿还真不如小主您的手机呢,这里既然是来学习,我们直接上M档和B门,前面的知识大家也不用死记硬背,毕竟艺术是没有数学规则可以遵循的。
M档即手动曝光,掌握M档一定要明白光圈/快门/感光之间的关系,在公众号《索尼相机》这个篇章当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初级的,也是最基础的单反认识,然后熟练操作之后您可以转到我们的《技术/干货》篇章当中学习进阶篇章。
快门
快门是以速度来表示,单位是秒,调到M档,转动上拨盘会显示15、10、3、1、1/15、1/30、1/50、1/100、1/125甚至1/2000、1/4000等等数值,这就是快门的显示数据,代表着1/4000秒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拍摄的效果是——动,所谓动大概就是一个水龙头在流水,你是拍出静止的感觉还是排出流动的感觉,一个人在跑,你是拍出他定住的时候,还是拍出他跑步带幻影的感觉,快门越慢,进光量就多,得到的画面就会越亮,快门越快,进光量就少,得到的画面就越暗,当然,1/4000秒的速度绝对是快于1/2000秒的,1/15的速度一定是慢于1/30的,一般来说,在环境光和自然光的影响下,你想要在光线较差的地方如室内和晚上时就需慢速度,当然这有可能造成画面晃动有重影的情况,所以你得准备三脚架了,在光线强烈的环境拍摄是需要较快的快门速度,比如日常的大太阳下,经常开到1000、2000甚至4000的速度也是习以为常了,我们就单纯的讲述快门的作用,他决定了是否动、静,是否亮、暗。
高速快门拍摄出静止的车辆
低速快门拍摄出流动的车辆尾灯
成功的快门速度搭配智能追焦系统拍摄出动静结合
失败的快门速度
光圈
光圈是以F起头的数据信息,如F1.4、F1.6、F1.8、F2.0、F2.8甚至F11、F16、F22,极限可达F90等等,这代表镜头赋予的呈现信息,我们会了解到镜头为什么那么贵,那么出了做工,光圈的价值一定非常巨大,特别是变焦镜头,所谓长枪大炮一定是值得变焦,我们知道镜头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常见的定焦镜头一般是24mm/35mm/50mm/85mm/135mm/200mm等等,常见的变焦镜头一般是12-24mm/16-35mm/24-70mm/24-105mm/70-200mm,当然APS-C画幅镜头还有18-55mm之类的,注意,上述我都没有列举他们的光圈值,如50mm F1.4、50mm F1.8等等,这就是镜头为什么有高价有低价的原因之一 —— 景深虚化,没错,决定着光圈的效果一定是虚化,我们经常听见别人说“你的片子虚化的不错哦”,实际上这和光圈有着必然的联系,特别是拍动物的摄影家,一定会为了柔美的虚化效果追求高品质做工的镜头和梦幻般焦外柔美的画质花下重金,可见光圈的魅力可以说是摄影的核心要素之一,当然,光圈越大(如F1.4),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光圈越小(如F22),进光量越小,画面越暗;这里我们还是单纯的说光圈,他的数值记忆方法和快门速度相反,这里光圈数值越小代表着大光圈,数值越大,代表着小光圈,切记哟,光圈越大,画面虚化更加紧凑夸张,光圈越小,画面虚化相对放宽放松,如果你要拍一朵花,或者严格来说是体现一朵花,就用较大的光圈,如果你要体现一片花,那么一定要用较小的光圈了,因为他决定着整个画面是不是乱的。当然,不是说你买一枚镜头一定就要用最大光圈去拍,合理的光圈对应合理的拍摄风格。这将有可能导致你会得不偿失。
小光圈(减少光亮)搭配慢速快门(增加光亮)进行平衡
大光圈
失败的光圈和失败的对焦
感光
感光值是以ISO为单位,例如ISO50、ISO100、ISO200,这个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感光数值越高,画面越亮,感光数值越低,画面越暗,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感光决定着燥点,决定着画面的画质损坏颗粒程度,一般都是在光圈和快门是在没办法配合的情况下,我再提倡提升感光值。
如何搭配/平衡相机的曝光
我们将摄影定义为光的艺术,那么我们来讲讲如何正确的搭配相机的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值来得到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
详细讲述了上述的三者定义,相信您一定有个大概的眉目了吧,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这是我们之前介绍相机的时候看到的肩屏图说明书,我们注意显示屏和取景器下方的刻度尺,从-3到+3,中间位置是0,同时也是以下箭头表明,这是一个浮动尺,箭头不断变化,粗暴点来说就是你随便怎么调整光圈快门和感光,只有刻度尺在中间0的位置,拍出来的物品曝光各方面都是相对较为正常的,多练习这个操作,你会发现,相机还可以这么玩
但是为了让大家更精确的了解相机,我们有必要让您更清楚地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个标尺您可以在取景器里面看到,也可以在相机屏幕上看到,甚至肩屏上也有,它的目的是在你拍摄之前判断物体的曝光是否正常,通俗点来说就是会不会拍的太亮或者太暗,他的单位是Ev,如果是负数,就证明越暗,如果是正数,就证明越亮,越暗和越亮都会造成细节的损失,对后期不利,所以这的用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称它为相机的测光表,它属于反射测光类型,即相机拍摄的东西我们前面讲了是黑白的,因为有了RGB感光元件才能成为彩色,他根据黑白灰图像对物体进行测光,测光以测光区域的18%灰色进行曝光,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黑色到白色,中间是黑灰色到灰色再到白灰色的渐变对吧,如果黑到白属于100%,那么他根据物体呈现在黑白片中18%灰色的样子进行曝光,这是一种相对常见和相对准确的曝光方式。我们称这种灰度为18度灰。
上图中描述了16级分级,色阶中含有0-255一共256个色度,我们把每16个色度进行分阶,后述进阶会慢慢讲到,今天我们先了解曝光的测光原理。
接下来,了解了相机的测光远离,我们可以根据相机的测光表搭配光圈、快门、感光,也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决定是光圈多一些还是快门多一些,还是用感光值补补,让前两者都多一些,当然,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个原理,相信随便也能搭配出几个指数了吧。
好了,到这里我们了解了我们的相机,也熟悉了相关的知识,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相机的设置,因为索尼的菜单界面大都大同小异,所以很容易明白。
索尼的菜单也是由大框架+小明细构成的,总共分为几大类:
拍摄
拍摄动态影像时
播放
相机自定义
使用网络功能
可用电脑进行的操作
菜单列表/屏幕显示列表
我们来了解一下索尼的第一个菜单,这里着重讲解释和操作,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索尼的对焦方式和合焦提示,索尼的对焦方式分为四种:AF - S / AF - C / DMF / MF
AF - S :这是我们使用的最多的对焦模式,即单次对焦,顾名思义在合焦时固定焦点。用于不移动的被摄体。
AF - C:半按快门期间对拍摄物体进行持续追踪,适用于拍摄移动的物体,当然,使用这种模式的时候一定要跟随物体半按快门并同时转动相机,使物体一定保持在对焦区域内才有效,配合连拍时很爽的一件事,不过存储卡的容量一定要大。
DMF:用自动对焦进行对焦后,可手动 进行微调。与从一开始使用手动对焦进行对焦相比能 够更迅速地对焦,对微距拍摄等较为方便 。
MF:即手动对焦,手动调节对焦环进行对焦。
指的注意的是对焦的指示:
接着让我们看看对焦区域有哪些:
如果你已经对焦点和对焦区域两大块了解了,那么我们接下来设置也是非常简单的,索尼微单的设置是根据拍摄物体的不同进行设置的,所以一定要灵活运用C1/C2/C3/C4快捷键设置到相应的设置按钮,比如为了方便在保持原有基础上,可以把C1设置为对焦点的选择,把C2设置为对焦区域的选择,当然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这里不针对性设置,但是有一点我们得明白,索尼微单的RAW格式是.arw格式,原理和.cr2/.nef都是一样的,他都属影像的RAW格式,所有我们得明白RAW格式和JPG格式的差别在哪里:
RAW是未经修正的原始数据,JPG是根据厂商的风格、拍摄者的设置等进行了修饰的图片格式,如相机的风格、偏色都会形成在JEPG里面,不会对RAW造成任何影响,即使设置成五花八门的风格,拍出来的RAW照片也不会根据相机的一丝修改而改变,唯一影响RAW的是白平衡、光圈、快门、曝光、感光、色彩空间等原始记录数据,当然很多人会问了,相机屏幕上RAW和JEPG没有任何区别这是怎么回事呢?注意了,这是因为相机屏幕永远是以JPEG格式预览,这也是很多童鞋导入照片后发现RAW导入电脑和相机屏幕不一样的原因其中之一,后面我们还会在进阶篇介绍会影响到它成像的其他因素。如果后期比较熟悉,可用RAW格式,这样通过后期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出更具自己风格的JPG或其他格式的片片,要不就JPG直出吧。
RAW的特点:
1、RAW的文件体积大,这样窜出照片或把照片传输到计算机的时间便加长。同时需要的存储空间更大。
2、RAW的画质很精细,拍出来的照片效果非常的好。在修改照片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还原相片图像。
3、RAW必须使用特殊的阅读器才可以打开并转换这个图片。一般使用Photoshop软件修改照片,都必须需要软件转换才可以的导入到Photoshop软件。
4、软件打开RAW的时间较长,最快也需要8到9秒左右的时间,慢的需要1分钟左右。这也是证明了这个图片文件的精细度很高。
JPG的特点:
1、JPG格式的文件体积小,传输速度快。占用的空间容量少。
2、JPG的画质一般,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一般。在修改照片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还原照片图像。但是最佳的JPG文件以接近RAW格式。
3、JPG格式兼容性好,一般计算机都可以认出这个图片。也是常用图片格式之一!
4、JPG格式的传输时间较短,最快的传输时间是2秒不到,慢的不过才5秒钟。
5、JPG格式虽然小,在拍下来的照片上会有一些缺失。这也是为什么JPG格式文件很小的原因。当然选择RAW格式就一定要准备一张存储容量很大的存储卡,一般都是在32GB ~128GB,当然索尼a9有双卡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JPG记录在一张卡,RAW格式则记录在另一张卡上,这些都是可以的,对于刚进入索尼的用户来说,一些专业名词需要给大家解释,当然比较常见或者是默认不需要设置、平常基本用不到的设置名词这里就不介绍了,也没有必要去了解:
(1).眼控AF:这里的眼控不是指眼睛控制,而是指对焦人像的眼睛,通俗点就是对焦会自动找寻人物的眼睛,拍摄人像的时候比较实用,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像对焦特别是肖像摄影,对焦一定要是眼睛。
(2).前帘快门与后帘快门:简单理解就是指快门打开的方式,分为前连/后帘,对于拍摄动态的物体,如汽车、飞机、火车等,若开启前帘快门,则物体移动的前面产生出一条拖影,若开启后帘快门,则物体移动的后面产生一条拖影,一般我们见到的都是后帘快门,比如飞驰的摩托,后面都带有一些拖影,这项设置运用在闪光灯下的高速快门,往往能够捕捉到不一样的效果,如舞剑等。
(3).DRO:DRO是相机自动改善JPEG照片宽容度的一种方式,什么是宽容度,我们在进阶当中会讲到,简单理解,这个功能和自动优化高光、阴影动态范围有点类似,即自动处理亮的部位和暗的部位的对比度、协调性,但是这项功能仅仅针对JPEG,对RAW是无效的。
(4).白平衡设置:进阶篇将讲到,这里先略过。
(5).高ISO降噪/长时曝光降噪:顾名思义,即开到很高的感光值和开启长时间的快门(如10秒、15秒、30秒及以上)对图像进行降噪(JPEG & RAW)。
*注意:长时曝光建议不超过90秒以上,对CMOS的伤害成比例上涨。
影像:索尼微单相对于佳能、尼康有个比较好玩儿的就是影像处理方面,如4k、慢动作等,相对比较成熟,毕竟录像是特别烧照相机的事情,所以在介绍尼康和佳能的时候,我不建议开启录像功能,当然索尼微单传感器再怎么强大也比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摄像机,这个是实话,所以只能说它在相机领域当中的确出众占据了足够的优势。
文章看到这里,大概基础的知识,我们介绍了相机的光圈、快门、感光、对焦和测光,最基础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实际上操作一台相机是很简单的,但是实操会相对比较多,在我们掌握了精确的理论知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拿起我们手中的相机拍照了,索尼相机虽然菜单设置的相对复杂,但是只能说是设计不规范,索尼的微单设置实质上不叫设置,更像是各种功能的开启菜单,更能够去找到,能够让你快速上手,今天我们讲解了索尼微单相机的使用方法,还有什么疑惑的童鞋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并在下方留言,小编将在第一时间为小主解忧。